2012年11月14日

頑石上長出生命之草 香港獨立樂隊發展雜談


















Text: 葉德雄

早前在香港梅窩舉辦銀礦灣音樂節,一口氣召集了許多鼎鼎有名香港搖滾名字: 黃貫中 & The Postman、太極、KOLOR等新舊樂名字在三天三夜的戶外音樂節中一字排開列席,當中遇上遠道從台灣特地前來演出的樂隊朋友,他們驚嘆香港樂迷的熱情與投入讓人難忘。香港樂隊面對一些其他地區未能唾手可得的優勢,例如交通便捷前往看音樂會和演出、容易在任何時段租到練團室排練、許多形形式式的樂器行方便樂手購入「兵器」、音樂風格的強大包容度與高流動性,往往叫內地及台灣的華語地區樂隊羨慕至極。這種樂隊風潮在香港至上世紀八十年代爆發至今,猶如在石中草般,雖然生存條件不夠優渥,但頑強的生命力卻成就出一個個奇跡,讓生命之草茁壯生根成長。

面對現實的難題及困局

練團室租金難以付擔、演出場地數目不足、觀眾及市場口味狹隘、玩音樂不能糊口生活,此等阻礙因素讓香港獨立樂隊始終難以有突破性的進展。雖然阻力如此的大,但不代表樂隊們的質素讓人搖頭,擁有聽動音樂的樂隊仍是多的是。香港人始終是靈活變通的一群,花點心思時間,便能將困局扭盡六壬主動出擊變成優勢。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樂團及許多藝術團體進駐工業區,以民間、非官方策劃形式真真正正做到舊區活化。香港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工業發展逐漸北移,令許多工廠廠房丟空。相對便宜的租金、合適的室內環境(空間大、高樓底、不受嘈音條例管制等)等有利因素,讓工廠成為音樂滋長的溫床。舉觀塘區為例,舉非正式統計,便有逾千樂隊在此成軍紮根,夜夜組團練歌,甚至搭建舞台作獨立演出,均是一些樂隊們的自發性構想,將心中所想加以實現。香港樂隊近年的熱門演出場地Hidden Agenda,亦是矗立於觀塘區附近,自然眾落成一個族群,於這個傳統工業區落地生根。令人頭痛的是,該區租金也越來越水漲船高,令許多樂隊難以負擔高昂的房租。一直以來亦有很多樂團因為扛不起練團室的支出令樂團夭折,實在叫人握腕。

Hidden Agenda: 掙扎求存的地標性Live House

Hidden Agenda則是另一個在此困局掙扎求存的好例子。Hidden Agenda正式成立於2009年,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租下一個面積較大,搭建小舞台的Live House展演空間。經過兩次逼遷、令人喘不過氣的租金壓力下,Hidden Agenda依然沒有放棄,現已第三次搬遷至現址,除了一眾香港樂隊在此踏上台板、發表他們的獨立製作唱片外,許多外地樂隊亦在此作亞洲巡演的指定演出站,當中最大得益者無疑是獨立樂團和樂迷。

蒲吧: 獨立音樂及次文化根據地

除了工廠區改建而成的練團室和Live House外,仍有一些另外的選擇。位於港島西灣河的蒲吧就是許多獨立樂隊的發跡之地。蒲吧是由一個青年團體協青社擁有的一座青年中心,內裏的室內籃球場擁有隨時變成容納數百觀眾Live House的條件,亦有較成熟的場地管理制度,讓這座矗立於市區的青年中心搖身一變成為眾多獨立樂隊爭相演出的首選場地。一些在獨立圈甚有名氣的樂隊,包括My Little AirportKOLORIgnite the HopeModern Children等便曾在蒲吧舉行音樂會,令蒲吧具有指標性作用。而蒲吧的音響製作團隊亦甚具野心,不斷展開中學巡迴樂隊演出、其他場地的大型戶外免費演出,將較為專業的音響器材帶到香港各區讓獨立樂隊演出,造福樂迷的耳朵。

「開放音樂」: 走上街頭擴闊大眾耳界

而在獨立音樂圈中,亦靠著一群不求回報、只希望推廣好音樂的旗手才能掀起浪潮。「開放音樂」便是一個活生生的實例。「開放音樂」由著名獨立音樂人龔志成音樂工作室及香港藝術中心聯合主辦。龔志成投身獨立音樂圈年資甚久,熟悉當中的執行運作,加上其獨立特行的音樂思維,主力推動非商業音樂在香港的免費演出。這個位於藝術中心門外位置的街頭音樂會,音樂風格橫越另類流行、即興音樂、實驗音樂等。到了現在,「開放音樂」在每月舉辦的情況下運行了超逾三年,合共舉辦四十場演出,成績有目共睹。這樣的音樂會在沒有強大的宣傳下,靠著口碑及網路上的連結轉載,每場演出有穩定的觀眾數目,有時在流行音樂界已有名氣的歌手亦不介意走在街頭上演出,恭碩良、盧凱彤等名字曾出現在「開放音樂」的演出名單之上,每每令演出場地站滿樂迷,證明這個計劃定位的成功之處。

Rock Motel: 為獨立樂隊穿針引線的幕後團隊

另一邊廂,針對年輕樂迷、接近主流音樂口味的音樂會企劃組織Rock Motel亦開拓了另一批全新的觀眾群。Rock Motel草創於2009年夏天,短短三年間曾為一票香港獨立樂隊合作,製作音樂會、唱片設計及發行、甚至帶來海外樂隊來港演出,儼然一間分工仔細的獨立音樂廠牌。靠著行業內具有的人際脈絡,Rock Motel在音樂推廣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加上專業設計師、音樂會策劃人佔有的優勢,讓Rock Motel主辦的音樂會有種獨到的視覺,吸引獨立與主流兩邊樂迷的眼球。KillerSoap ToNick、鐵樹蘭、Maniac等不同風格的樂隊在Rock Motel的穿針引線下,順利催生出他們的首張唱片,這種幕後的策展能力實在殊不簡單。

開拓音樂風格的光譜

香港獨立樂隊並不是孤獨的存在,音樂風格的光譜也越來越寬廣自由,從龐克、硬核、金屬、英倫、日系、清新等等各有捧場客,共存而不排斥,已經證明大眾對獨立音樂的受落程度。我們喜見媒體對獨立音樂的支持力度增大,並不如以往單方面向商業化主流音樂靠攏;我們亦有更多場地空間看到聽到獨立音樂。即使獨立音樂極難賴以維生,甚至荊棘滿途,但一路走來,仍是見到一片豁然開朗之境。當主流和獨立的鴻溝日益稀釋模糊之後,相對地獨立音樂不再那麼偏鋒地下,反而就如你我日常生活一樣植根其中,音樂不單只是享受和娛樂,更是態度和美學,成為美感與稜角兼備的聲音藝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