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8日

為勞動者放聲歌唱 專訪北京新工人藝術團




「工人文化藝術節2012」網羅一眾內地、台灣和香港的工友、工人文藝工作者和工人團體,聚首香港促進兩岸三地的工人文藝團體、小組、以至工人文藝工作者進行經驗交流, 由孫恆與工友們在北京創辦的新工人藝術團適逢其會來港參與演出。作為工人的傳聲筒,新工人藝術團一路走來十個年頭,永不言倦為勞動者辛勞中作樂。

一走十年光境

新工人藝術團成立於200251日,剛好一走十年的路,孫恆道出一開始成立藝術團的藍圖。「我們是由一班從中國各地穿州過省前來北京工作的工人出於文藝的愛好組成。工人們特別是唱歌玩音樂,我們在工廠裏都沒有特別的娛樂,好些工人的宿舍連電視機都沒有,只能不斷的幹活掙錢希望有衣錦還鄉的一天。我們這批勞動者簡單地想組藝術團,去工地工廠為工人唱歌表演。每次演出接觸工人時,我們會更了解他們所遇到的困難,例如工人權益問題、拖欠工資、孩子上學及教育問題。」

藝術團把視野放開,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工業化及城市化成功背後,都是由一班工人默默貢獻所支持,「這些工人一方面他們為社會創造很大的財富,另一方面社會卻聽不到工人的聲音,主流的藝術文代包括音樂、電影都是與工人生活距離很遠,所以我們希望透過音樂、舞蹈、戲劇等,來為工人發聲,慢慢的從自娛自樂轉向用藝術改善整個社會文化。」

從民謠、流浪歌轉化為工人歌曲

雖然之前崔健他有唱過《農村包圍城市》,可是這是主流的音樂在工人的耳朵範圍很少聽到。「工人在此之前比較愛聽民謠及流浪歌,只算是工人的一種情感,在此之前確實沒有哪個歌手或團體能代表工人的聲音。新工人藝術團不能說完全代表工人發聲,但這十年來亦有不少歌曲在工人圈子內廣泛流傳,包括在全國手機彩鈴下載的熱門歌曲《勞動者讚歌》,亦有更多藝術團體在近年開始致力推動工人文化,工人歌曲亦被傳唱,我們的目標是希望透過歌聲傳播得更遠。」

新一代的年青人對民謠更為接受,孫恆認為是因為新一代特別喜歡樂隊的形式去表演音樂,「木結他是很方便工人去創作及演出,這都對工人歌曲的流傳有著深遠的影響。」

圍繞日常生活取材創作

工人掛念家鄉這種情感往往是他們的創作題材,他們不斷的流動、漂泊、沒有歸屬感,成為轉化成音樂的源動力。另一個大題材是關於權益,包括工傷、拖欠工資等。工人歌曲往往是圍繞工人日常生活,「好像《想起那一年》是獻給那些遠離家鄉和親人,為了生活理想外漂奔波的工人。《團結一心討工錢》則是工友們最喜歡、老闆最討厭的一曲。這首歌是由真人真事創作而成,描述一位工人辛苦幹了一年的工資被拖欠,唱出全家老小焦急等著血汗錢過年的心情。」

孫恆表示這批工人歌曲基本上沒有任何區限,有時亦會採取流行音樂的表演形式及創作旋律,令歌曲更具滲透力。「與流行曲不同的是內容方面,因為流行音樂大多關於愛情、情感方面,可是我們的取材是反映工人的生活及心態,主題非常明顯是以工人所見所聞為主。」

這十年來,被問到工人歌曲的生態有何分野,一直努力創作歌曲的孫恆說:「十年前我們沒有選擇,工人都是聽流浪歌為主,但現在則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創作,我覺得現在全國各地也有工人歌曲在演唱傳誦下去。」

鼓勵工人自由創作

說到最難忘的演出,孫恆透露:「我們現在全國巡演中,最近走訪了深圳、東莞、廣州等工業重鎮。在廣州的一場演出讓我們最為深刻。我們的節目分為上下半部分,中間則有二十分鐘的自由時間,會邀請台下的工友上台唱歌曲、說個話。這次有幾位女工,她們經常得加班,生活營營役役沒有休息時間,雖然她們害怕在眾人面前演出,但她們還是鼓起勇氣把自己的感受編成歌曲上台清唱,這時台下二千名工人,她們唱出了這些工人被壓抑已久、無處發洩的情緒,感動了台下的觀眾。」

孫恆強調新工人藝術團不欲代表全國工人發聲,唯希望終有一天所有工人都可以開口歌唱發表自己的聲音,這才是最為最要的社會功能。國內媒體逐漸關注新工人藝術團的演出,但孫恆表示並不能全面反映他們想表達的內容,「媒體只是當成工人也會很有才華地唱歌,演繹成社會新聞來看待報導。我認為媒體未有十足報導他們想表達的思想,關注工人的生活。政府應給予我們更多的空間、政策上的支持,及讓工人有更多渠道發聲,這已是非常不錯。」

關注小孩在學發展

除了工人權益外,新工人藝術團亦非常關心孩子的未來發展。「小孩們都沒有選擇,他們最常接觸到的音樂都是成人的歌曲,傾向消費主義的流行曲佔大多數,我們發覺大多數人忽略了音樂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所以特別希望透過音樂鼓勵孩子接觸音樂文化。」

藝術團創辦同心實驗學校,透過藝術團第一張專輯得到的收入來營運學校,除了日常基本教學外,更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興趣活動,包括攝影、戲劇、音樂等,因為藝術團覺得藝術對孩子心理、情感的影響是極之強大。由於缺乏資金的關係,他們得找來大量志願者參與教學工作,為出身工人階級的貧窮孩子提供應有的教育。

載譽來港演出擔當工人喉舌

「這是我們第二次來香港演出,距離上次來港相隔五年,我們發現在香港有更多不同的團體越來越關注工人的權益,亦讓我們更了解香港的勞工團體所關心的議題。雖然這次工人文化藝術節不像其他大型藝術般擁有龐大的規模及觀眾數目,但是我覺得這個節日的社會價值和意義非常的大,呈現出來的文化氣息足以為大多數工人為喉舌發聲。」孫恆補充:「一個社會的進步應該是大多數人的進步,新工人藝術節代表了社會進步的方向,就是讓更多人參與及體驗藝術這回事。」

沒有留言: